近日,有網友報料稱,陜西省西安中學國際部2024屆學生張某苒多次以作者身份發(fā)表SCI論文,
而這些論文的作者中還有她的父親陜西理工大學教授張某鶯。該網友質疑張某鶯利用職務之便,為其女兒獲得SCI論文。
論文作者信息一欄顯示張某苒和張某鶯兩人名字
記者在知網查詢網友所提到的論文,發(fā)現該論文作者一欄的確有張某苒和張某鶯的名字。作者簡介一欄也寫道,張某苒系陜西省西安中學學生,張某鶯系陜西理工大學特聘教授。論文發(fā)表時間為2023年10月17日,發(fā)表期刊為《Analytical Methods》。
此外,在另外兩篇分別發(fā)表于2023年、2024年的英文論文當中,張某苒分別以第三作者和第一作者的身份與張某鶯共同署名。
在張某鶯為作者的其他兩篇論文當中,雖然沒有張某苒的署名,但也提到張某苒對論文有過幫助。
張某苒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參與SCI論文的寫作
5月24日上午,記者聯系了陜西省西安中學國際部。相關工作人員表示,張某苒系該校國際部學生。對于她是否參與完成SCI論文,
該工作人員表示:“她父母都是教授,她應該是和他人一起合作,家長應該給了她指導。張某苒的成績一直很優(yōu)秀,雅思成績8.5,高中畢業(yè)之后就出國留學了?!?span style="display:none">qJl即熱新聞——關注每天科技社會生活新變化gihot.com
記者注意到,陜西理工大學官網張某鶯的個人簡歷一欄,有他的電話。記者撥打該電話,對方并非張某鶯本人,而是與他同在一個課題組的同事楊老師。
楊老師表示,張教授行程比較忙,此事由她代為處理。此前,學校也調查了這件事情。“我們已經把相應的情況反饋了,現在已經清楚了,沒有任何問題。孩子很努力,老師也很努力?!睏罾蠋煼Q,他們正在對這樣質疑的言論進行收集,之后會向相關部門反映。
在論文的作者一欄當中,父女共同署名是否需要避嫌?楊老師表示,具體是否需要回避,可以找相關部門咨詢一下。
5月24日,記者就此事嘗試聯系陜西理工大學及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,電話均無人接聽。
記者聯系上該校教務處辦公室主任,對方稱此前沒有聽說過此事,也沒有收到關于張某鶯教授的任何通知。
據公開信息,張某鶯是中國藥科大學本科(藥理學)、德國柏林(洪堡、自由)大學Charite醫(yī)學院碩士和博士(藥理學)。他有陜西理工大學特聘教授、葡萄牙米尼奧大學教授、CBMA研究中心研究員;加拿大圭爾夫大學兼職教授(AdjunctProfessor),免疫學前沿(AssociateEditorinFrontiersInImmunology)、藥理學前沿等雜志副主編等頭銜。
張某鶯主編中英文專著、教材14部(版),參編11部。發(fā)表SCI論文180余篇,論文總引用量>4000次,他引指數H>30。
陜西省西安中學國際部的官網消息顯示,張某苒是該校2024屆學生,曾多次獲國際大賽獎項,其中包括2023年英國生物測評(BBO)全球金獎、2022年美國生物奧林匹克競賽金獎、2022年澳大利亞化學測評(ASOC)全球二等獎等。
來源:極目新聞(記者:郭邇)
本文鏈接:http://m.enbeike.cn/news-4-8068-0.html陜西一高中生與教授父親共同署名發(fā)表3篇SCI論文,父親同事:學校已調查清楚,沒有任何問題!多方回應
聲明: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(fā)貢獻,不代表本站觀點,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天上不會到餡餅,請大家謹防詐騙!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
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
朋友圈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
點擊右上角QQ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