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《中國科學報》見習記者趙婉婷 記者田瑞穎
“什么?我關注的動漫UP主居然是發(fā)Nature的大佬!”
錢徐預是一位擁有40萬粉絲的“動漫區(qū)”UP主。近日,他在平臺上發(fā)布了關于一項Nature研究的科普視頻。當他提到自己就是論文一作兼通訊作者時,彈幕區(qū)頓時“炸開了鍋”。
在美國哈佛大學醫(yī)學院做博士后期間,錢徐預利用1800萬個單細胞,以空前的分辨率繪制了人類大腦皮層發(fā)育的時空圖譜,破解了人類大腦誕生的時空謎題。2025年5月,該研究發(fā)表于Nature。
錢徐預身上,有諸多學術光環(huán):獲得美國國立衛(wèi)生研究院設立的K99/R00獨立科研啟動獎、瑞士蘇黎世大學基金會腦疾病研究獎,入選《福布斯》雜志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……
除了科研,錢徐預還喜歡制作和講解動漫、科普視頻。今年10月,他將正式啟動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(yī)學院和費城兒童醫(yī)院的獨立實驗室,帶領新團隊,續(xù)寫人腦發(fā)育的研究。
解碼人腦皮層發(fā)育的時空圖譜
錢徐預的電腦屏幕上,是密密麻麻的大腦皮層細胞圖像。他在桌前已經坐了4個小時,不斷對著電腦畫圈,一遍遍地糾正算法,訓練眼前的“機器”。
“我自己的眼睛能看出細胞邊界,那算法一定也能學會?!边B續(xù)一周的訓練下,人工智能終于學會正確識別并分割顯微圖上的細胞邊界。
這只是錢徐預在這項研究中,“枯燥”又重要的一個微小片段。
大腦皮層是感知、運動、記憶和意識的中樞,也是人類最獨特、最發(fā)達的區(qū)域。在美國約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宋洪軍團隊讀博士期間,錢徐預聚焦于干細胞大腦類器官的培養(yǎng)。
為了比對真實人腦皮層中的細胞類型與基因表達,以驗證類器官的還原程度,錢徐預翻遍了文獻,都未能找到想要的數據。
對于當時常用的單細胞RNA測序技術來說,原本有序排列的細胞會被分離成單獨的個體。然而,大腦皮層內的細胞組成極為復雜,結構分化嚴密,細胞空間位置的破壞,會帶來重要的信息缺失。
博士畢業(yè)后,錢徐預加入波士頓兒童醫(yī)院/哈佛醫(yī)學院Christopher A. Walsh的實驗室進行博士后研究。也是在這里,他決定親自填補這些數據空白。
在思考如何保留人腦皮層的空間信息時,他想到了多重擴展抗誤差熒光原位雜交技術(MERFISH)。這項技術可以精確識別每個RNA分子的來源,并保留細胞的空間位置信息。
基于MERFISH技術,錢徐預團隊最終構建了迄今為止最大規(guī)模的大腦皮層空間轉錄圖譜,涵蓋了超過1800萬個單細胞,橫跨七個發(fā)育時間點的八個皮層區(qū)域。
錢徐預告訴《中國科學報》,在成人大腦中,不同區(qū)域功能和形態(tài)各異,但在胚胎發(fā)育中期,不同區(qū)域尚未出現明顯的區(qū)別。在這一階段,不同皮層區(qū)域的神經元亞型構成,已經出現從前向后逐漸過渡的模式。這意味著,各區(qū)域的分子身份已在胚胎時期悄然預設。
這樣的時空圖譜首次揭示了皮層區(qū)域界限的起源與形成規(guī)律,為理解感覺系統(tǒng)的早期建構,以及與感覺相關的發(fā)育性疾病,比如視覺皮層相關癲癇、自閉癥等奠定了重要基礎。
2024年夏天,錢徐預將論文初稿投至Nature。研究涵蓋諸多亮點,但其中一位審稿人卻認為,這反倒淹沒了核心和故事主線。
錢徐預決定,將在視覺皮層的發(fā)現作為“核心賣點”。
過去人們一般認為,初級與次級視覺皮層的分化發(fā)生于胎兒出生后。而他得到的視覺皮層時空變化圖譜顯示,初級與次級視覺皮層之間,存在一道意想不到的基因表達斷崖。
錢徐預立即開始補充實驗,做更精細時間尺度的分析。為此,他增加了胚胎發(fā)育時間點,將皮層邊界發(fā)生的時間點確定為胚胎發(fā)育18周到20周之間,進一步揭示了大腦發(fā)育期實現層級結構與區(qū)域分化的過程。
在經過6個月的補充實驗后,論文最終被Nature接受。也正是進一步精細的分析,為神經發(fā)育相關疾病的早期干預提供了窗口。
值得一提的是,這篇研究最初提交給Nature的封面圖片,是身為高中美術老師的錢徐預的父親所畫。雖然最終未能被選中為期刊封面,但畫中五彩斑斕的郁金香,充分展現了家庭給予他的愛。
享受合作
“我真心享受與他人合作,依靠合作者的專長,而非事事親力親為。”在錢徐預看來,這也是研究可以順利開展的重要原因。
2022年春天,錢徐預得到了第一組可視化的單細胞數據。然而,胚胎期的人腦細胞密度極高,一張一平方厘米的組織切片上,重疊著幾十萬個細胞,“堪比假期旅游景點的游客”。
不把細胞區(qū)分開,就無法進行準確的單細胞分析。雖然MERFISH技術自帶的算法可以給出細胞邊界,但不夠準確,無法直接套用。
一天,錢徐預在查閱文獻時注意到,美國霍華德·休斯醫(yī)學研究所的計算神經科學家Carsen Stringer開發(fā)了一種細胞分割算法Cellpose。
錢徐預立刻郵件聯系了這位不曾相識的科學家,并詳細“推銷”了自己的研究。兩人隨后在經過簡短的視頻交流后,一拍即合。最終,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,實現了單個細胞的精準區(qū)分。
在后續(xù)的單細胞分析中,錢徐預與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李明瑤在生物信息學分析方面的合作,也有著相似的過程。
為了更加高效地合作,每次線上討論,錢徐預都會做好會議記錄。會后,他還會將新產生的想法寫下來或者畫成示意圖,發(fā)給合作者的“會議記錄”時常會變成“圖文并茂”的十幾頁。
錢徐預很享受與“高手”合作的過程。在他看來,跨學科合作建立在彼此對對方專業(yè)能力的絕對信任之上。
實際上,關于人腦皮層時空圖譜的繪制,也有不少團隊試圖突破。喜歡分享成果的錢徐預,并不介意在論文發(fā)表前跟業(yè)內交流最新的發(fā)現。
在剛利用MERFISH技術獲得第一組可視化的單細胞數據時,錢徐預意識到這條路可行,就在學術會議上激動地和同行分享。之后每當有新的發(fā)現,他都會大方地進行交流。
“如果別人是因為我的分享才開始行動,還趕在我前面做出來,那就只能反思自己了?!卞X徐預笑著說。
他們還專門開發(fā)了一個網頁,方便科研人員查看大腦皮層不同細胞在組織中的分布,以及特定基因的表達模式,“我們想讓科研數據真正成為共享、復用的資源,這也是對開放科學的理解與承諾。”錢徐預告訴《中國科學報》。
錢徐預喜歡探索,從不放過任何一個突發(fā)奇想。讀博期間,他將所開發(fā)的人類腦類器官模型應用于寨卡病毒,最終證明寨卡病毒可直接導致小頭癥或腦部發(fā)育異常,為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制定相關防控指南提供了依據。而該研究最初的靈感來源,只是新聞里的一則短訊。錢徐預最新發(fā)表在Nature上的研究,最初也僅是源于一個小實驗。
“總有時間留給熱愛”
“那是我生命中最具決定性的時刻”,在錢徐預心中,動漫《新世紀福音戰(zhàn)士(EVA)》讓他第一次意識到,生物與生物技術可以重塑世界。
他把這部動漫翻來覆去看了許多遍,逐漸對生物工程產生了興趣。為此,他在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讀本科時就堅定地選擇了生物醫(yī)學。
在這條探索人類奧秘的路上,他對動漫的熱愛依舊。2021年,在《EVA》新劇場版系列最終完結之際,錢徐預在B站開始分析動漫作品。
在他看來,做動漫視頻分析,與做科研一樣,都需要大膽想象,再小心求證。他甚至將動漫分析視頻分為觀察現象、提出假說、建立模型、驗證模型、得出結論、討論與運用幾個部分,滿滿的“科研味兒”。
“這些分析沒有局限性。就像生物研究一樣,當下的發(fā)現未必正確,或許很多年后會被推翻,但這對當下的科學發(fā)展是有意義的?!卞X徐預告訴《中國科學報》。
2022年,一次偶然的嘗試,讓他在B站開啟了“副業(yè)”,創(chuàng)作生物醫(yī)學類科普視頻。
最初,錢徐預只是試著制作了關于《EVA》中生物學知識的科普視頻,沒想到很受歡迎。他又將自己從事的人腦類器官研究以視頻呈現,一躍成為了“爆款”,播放量突破百萬。動漫中的經典“?!迸c恰到好處的配樂,讓他的科普視頻嚴肅而不失幽默。
這樣精心設計的小心思還有很多。在科研與愛好中互相“夾帶私貨”,這位90后“二次元”科學家樂在其中。
錢徐預坦言,自己并不會全天埋在科研里。8小時實驗臺前的工作之后,他會回到家中讀文獻,也會打游戲、追動漫、剪視頻。他表示:“總有時間留給愛好。我們研究科學,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,前提正是生活中有讓我們熱愛的事物?!?span style="display:none">AZk即熱新聞——關注每天科技社會生活新變化gihot.com
如今,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醫(yī)學院與費城兒童醫(yī)院擔任終身軌助理教授的錢徐預,即將啟動自己的實驗室。他期待未來能夠打造一個可以“自動駕駛”的課題組:在自由探索中,共同挺進人類大腦的神秘地帶。
相關論文信息:
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586-025-09010-1
文中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
本文鏈接:http://m.enbeike.cn/news-8-6229-0.html一作兼通訊發(fā)重磅研究!這位90后“二次元”UP主即將任獨立PI
聲明: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(fā)貢獻,不代表本站觀點,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天上不會到餡餅,請大家謹防詐騙!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
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
朋友圈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
點擊右上角QQ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