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端午假期,龍舟再次成為關注焦點。賽龍舟、龍船飯,龍舟文創(chuàng)、龍舟研學……“龍舟+多元業(yè)態(tài)”越發(fā)成為公眾端午出行、假日消費的主流。在縱橫交錯的河道邊,看25米龍舟高速漂移;在龍舟基地,自己執(zhí)槳駕舟,體驗一把夏日水上運動的樂趣;再來一道浸透濃郁鄉(xiāng)情的龍舟飯,這個端午,值了!
端午假期前,文旅平臺數據就顯示,“龍舟基地”“龍舟文化園”等關鍵詞搜索量同比暴漲,展現出公眾強烈的消費意愿和潛力。以龍舟文化為核心,帶動服務業(yè)、制造業(yè)等多領域發(fā)展的“龍舟經濟”究竟有怎樣的魅力?創(chuàng)新多元化消費場景,龍舟如何成為核心載體?
水上活動、研學課程,體驗下?
浙江省首屆農民龍舟邀請賽(寧波臺供圖)
最近幾天,浙江省首屆農民龍舟邀請賽在浙江寧波鄞州區(qū)云龍鎮(zhèn)開賽,12支龍舟隊伍劈波斬浪,在鼓點與吶喊聲中奮勇爭先。觀賽人群中,浙江省鄉(xiāng)村振興促進中心經濟師余滌非,不停地向嘉賓細致講解每支隊伍的競技特色。作為省級文化特派員,他說,希望通過舉辦賽事為鄉(xiāng)村引入優(yōu)質文化資源,將賽事流量轉化為發(fā)展增量。
余滌非:通過龍舟品牌的打造,做龍舟文化IP體驗路線,吸引優(yōu)秀團隊來村里投資,可以做一些水上的復古體驗,像古代一樣沉浸式的體驗,或者一些水上活動或者餐飲。
如今的云龍鎮(zhèn)內,不但有云龍賽艇基地、云龍鎮(zhèn)龍舟陳列館,在陳黃村文化禮堂內,還有一家專門打造龍舟文化相關文創(chuàng)及特色產品的“競渡生活館”。店鋪主理人胡曼曼介紹,今年的端午節(jié)恰逢兒童節(jié),這讓她萌生了打造親子主題龍舟研學課程的想法。
胡曼曼:我們的龍舟基地就在邊上,我們想去做一個研學課程開發(fā),利用小劇場模式,體現云龍鎮(zhèn)的龍舟知識,傳播給孩子。
各類龍舟文創(chuàng)(寧波臺供圖)
龍舟+演藝演出,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
龍舟不僅南方有,今年端午假期,河北滄州段的京杭大運河上,再次上演了中斷近200年的北派斗龍舟習俗。滄州大運河發(fā)展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閣介紹,這里的斗龍舟不僅重速度,而且“斗奇巧”;同時,還將斗龍舟與演藝演出結合起來,營造沉浸式文化體驗。
張閣:禮官站在古色古香的禮官船上,以詩賦追憶屈原、贊頌盛世。水獸龍舟從運河上破浪而來,在煙霧繚繞間重現《滄縣志》記載的“水獸爭雄”奇觀。廣場上,“官兵”巡查非遺市集,帶領游客品粽子、編艾草,購雄黃酒、賞油紙傘。后續(xù),想把龍舟演藝作為一個常態(tài)化旅游產品來打造,社會、文化、經濟效益并重,為滄州文旅找到很好的發(fā)力點。
河北滄州北派端午斗龍舟活動(滄州大運河集團供圖)
龍舟+商貿活動,激發(fā)消費動能
江西南昌進賢縣群眾龍舟競渡迎端午(樊哲平/攝)
在江西南昌,精彩紛呈的“龍舟嘉年華”活動近日在鄱陽湖支流潦河上舉行。市民王釔鈺說,“不僅能看到精彩的龍舟比賽,領到各種各樣的消費補貼,我今天還參加了香囊制作,全方位感受到傳統(tǒng)文化的魅力。”龍舟賽自不必說,竹編、香囊制作等各類民俗體驗也吸引眾多游客駐足,同時,當地還發(fā)放了7000余張涵蓋景點門票、采摘體驗、家電換新等領域的消費券,有效帶動購物、文旅等消費場景熱度飆升。南昌市安義縣文廣旅游局副局長王曼說,當地以龍舟賽事為媒,創(chuàng)新“文旅+商貿”融合發(fā)展模式,將傳統(tǒng)民俗活動與現代消費場景有機結合,為端午經濟注入強勁活力。
王曼:我們策劃了10多項文旅活動,把龍舟賽與文化、旅游、農副產品大集這些商貿活動結合起來,結合我們的特色文化、特色產品,搭建起端午特色文旅消費場景,促進多產業(yè)協同發(fā)展和互利共贏。
龍舟制作、龍舟餐飲,深化多業(yè)態(tài)融合
“龍舟經濟”的核心,還當屬龍舟本身。作為我國最大的木質龍舟制造基地之一,福建福州閩侯縣方莊村今年接到了200多艘龍舟訂單,創(chuàng)下歷年新高。福州市閩侯縣方莊龍舟制造技藝第四代傳承人方劍偉介紹,這里的龍舟都是由工匠經上百道工序純手工打造;今年,除了往年占比較大的福建、廣東和江西三省,一些北方乃至海外客戶的龍舟訂單也紛至沓來。
方劍偉:今年開春以來,我們訂單不斷,比往年下單的速度快了很多,2月底、3月初我們就開始加班了。忙的時候我們從早上5點多,忙到晚上9點、10點這樣子。我們有美國、日本等海外的訂單,他們提前下訂單,我們通過集裝箱海運到海外去。龍舟訂單越來越多,體現出全國各族人民對龍舟文化的重視,對傳統(tǒng)龍舟的熱愛。
福州市閩侯縣方莊村的木質龍舟制造基地(吳先銓/攝)
福州內河水系發(fā)達,100多條、總長超過200公里的內河交錯成網。近年來,依托龍舟文化,當地推出多條內河游航線,串聯起多個歷史文化街區(qū)和潮流商圈,2024年,福州內河游累計接待游客超過38萬人次,成為當地文旅經濟新的增長點。福州市水務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曉嵐介紹,全方位展示龍舟的歷史淵源、制作工藝和傳承發(fā)展的福州市龍舟主題公園和龍舟文化展示館也在近期正式對外開放。
王曉嵐:我們將重點打造龍舟主題公園,在公園打造大眾茶館、龍舟主題餐飲,以及定期和不定期開展龍舟攝影、龍舟沙龍等。將這個公園打造成集運動、競技、旅游、研學和培訓于一體的核心特色園區(qū),進一步推廣龍舟文化。
福州市浦下河上熱火朝天的龍舟競渡(吳先銓/攝)
以龍舟為核心,不管是龍舟文創(chuàng)、龍舟制作、龍舟研學,還是與演藝、商貿、餐飲深度融合,端午前后,各地均在探索如何借“龍舟經濟”之勢,激發(fā)公眾消費活力。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傳媒與法學院教授何鎮(zhèn)飚認為,在這一過程中,各地要注重讓“龍舟經濟”與本地特色文化元素深度融合,讓多元文化元素“借舟遠航”。
何鎮(zhèn)飚:可以有更明顯地方文化的表演,把更多非遺放到龍舟文化傳播這個平臺上來展現,包括和各種傳統(tǒng)手工、飲食文化、音樂文化結合起來,做到多元化的文化呈現,共同形成龍舟文化的凝聚力,讓更多年輕人走進、喜歡、傳播龍舟文化。
抓準載體 提升品質 創(chuàng)新多元化消費場景
今年3月,《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》發(fā)布,提出:“擴大文體旅游消費。深化線上線下、商旅文體健多業(yè)態(tài)消費融合,創(chuàng)新多元化消費場景?!鄙虅詹吭诮衲?月的擴消費專題新聞發(fā)布會上也表示,“居民越來越注重消費的體驗感,創(chuàng)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成為提振消費、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抓手?!眹野l(fā)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郭麗巖認為,“龍舟+多元業(yè)態(tài)”火爆的背后,體現出公眾對核心消費場景的青睞;隨著各地政府及經營主體對“龍舟經濟”的挖掘愈發(fā)深入,將進一步激發(fā)公眾在端午節(jié)前后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熱情和相關場景下的消費活力。
郭麗巖:創(chuàng)新消費新場景的關鍵是抓準載體,“龍舟經濟”就是充分融合了傳統(tǒng)與現代、文旅與體育、競技與健康休閑元素,而且是被居民家庭熟知和認可的服務消費載體。以龍舟為核心,賽龍舟、龍舟餐飲、龍舟文創(chuàng)以及與龍舟相關的研學游,成為端午假日經濟的熱點。時值端午,龍舟賽事、龍舟基地等等,成為熱搜的關鍵詞,體現出居民家庭的服務消費意愿和潛力。因此要更關注產品與服務供給的品質與多樣化,進一步挖掘端午文化元素,著力提升沉浸式消費新體驗,從而促進文旅、體育、健康、休閑等多業(yè)態(tài)充分融合創(chuàng)新,更好地弘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不斷提高生活品質,增強消費發(fā)展的后勁與動能。
本文鏈接:http://m.enbeike.cn/news-4-8213-0.html端午消費新觀察丨“龍舟經濟”如何匯聚文旅八方客?
聲明: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(fā)貢獻,不代表本站觀點,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天上不會到餡餅,請大家謹防詐騙!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
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
朋友圈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
點擊右上角QQ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