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| 杜珊妮
最近,79歲的Elena Levanova日子過得相當“不太平”。
這位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師范大學(MPGU)社會教育學與心理學系主任、教授,利用職權收受賄賂、幫助學位申請人獲得論文答辯資格并影響答辯評審結果。而且,為了不留違法證據,她在索取請托費用時只收比特幣。
近日,她被莫斯科梅先斯基法院判處8年有期徒刑,并處以巨額罰款。與她同案受審的還有該校社會教育學與心理學系高級講師Ksenia Pleshakova和論文答辯委員會科學秘書Vladimir Pleshakov。
曾經,作為MPGU論文答辯委員會的掌權人物,Levanova備受尊敬。如今,她卻因操縱博士論文答辯流程,被釘上了學術腐敗的“恥辱柱”。
團伙作案
2020年的一個冬日,俄羅斯警方破獲了一起由MPGU教職人員策劃的團伙行賄案。
據俄羅斯媒體報道,案件的核心人物是該校論文答辯委員會主席Levanova。她被發(fā)現與幾名同事聯手,以“協助學生順利完成博士論文答辯”為由,暗中索取高額賄賂。
Levanova被正式指控的受賄事實之一,是她向一篇論文的作者收取了一筆金額為15.6萬盧布(約合1.4萬元人民幣)的賄賂。
不同于以往的現金交易,這些教師“別出心裁”地采用了更隱蔽的手法——賄金以比特幣的形式轉入匿名錢包,以試圖擺脫追查。
盡管如此,執(zhí)法人員還是掌握了確鑿證據。他們在搜查Levanova住所時,發(fā)現部分已套現的賄賂款和一本記載了賄賂交易細節(jié)的筆記本。前者被整齊地裝入信封,原是要分發(fā)給相關參與者的“打點費”;后者則成為案件的重要物證,供執(zhí)法人員進一步追查。
彼時,除了Levanova,其他作案人員尚未“浮出水面”。但隨著調查的深入,MPGU社會教育學與心理學系高級講師Ksenia Pleshakova和該校論文答辯委員會科學秘書Vladimir Pleshakov的名字,進入了辦案人員的視野。
2021年8月24日,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梅先斯基區(qū)分局以涉嫌收受賄賂罪和行賄罪,對3人正式提起刑事訴訟。
該偵查委員會的一名消息人士向媒體透露,Levanova通過中間人Pleshakova和Pleshakov,從一名博士學位答辯申請人手中索取了38.4萬盧布的賄賂。作為交換,Levanova承諾幫助申請者獲得答辯資格,并促使委員會做出通過答辯的決定。
“申請者能夠提前知曉答辯提問,甚至在答辯的中場休息期間進行補充準備,以應對那些暫時無法回答的問題。”消息人士說。
此外,該消息人士還指出,Levanova涉嫌詐騙。早在2020年11月,她就從一名申請人手中收取了5萬盧布,聲稱要打點“俄羅斯科學和高等教育部高等認證委員會”的內部人員,以確保其順利獲得學位。但調查發(fā)現,Levanova從未兌現過該承諾,這筆錢最終并未流向所謂的“內部關系”,而是落入了她自己的口袋。
案件提交法院后,控方在庭審中要求判處Levanova 8年有期徒刑,并處以500萬盧布的罰款;同時,檢察官建議對兩名中間人分別判處6年實刑監(jiān)禁,送入普通監(jiān)獄服刑,外加150萬盧布的罰金。此前,3人均被禁止“離開居住所在地”。
今年7月,莫斯科檢察院發(fā)布消息,梅先斯基法院以受賄罪和詐騙罪,判處Levanova有期徒刑8年,緩刑5年,罰款200萬盧布,并依法沒收其違法所得的70.2萬盧布,上繳國庫。
與此同時,Pleshakova和Pleshakov分別被判處6年有期徒刑,緩刑4年,罰款50萬盧布。此外,法院還分別剝奪了他們兩年的教學活動權利。
早有前科
從案發(fā)到判決,Levanova案件時間跨度長達5年之久。但事實上,其正式審理過程持續(xù)了不到半年時間。而當審判結果塵埃落定的那一刻,MPGU這所俄羅斯最古老的高等學府之一,再度因學術腐敗成為輿論焦點。
這并非MPGU首次陷入類似的風波。早在2013年,該校就曾因一樁學位造假案震動學界。
彼時,莫斯科大學下屬物理數學特校負責人Andrei Andrianov被曝涉嫌學位論文造假。負責Andrianov論文答辯的是MPGU論文答辯委員會“D 212.154.01”。該事件迅速引起俄羅斯教育科學部的關注,調查委員會隨即介入。
調查結果顯示,該答辯委員會共通過19個博士學位和6個副博士學位的答辯。應委員會的要求,俄羅斯國家圖書館對7篇涉事論文進行了抄襲檢測,發(fā)現所有文本均存在大量不規(guī)范引用——抄襲率從13%到87%不等。其中,Andrianov論文的抄襲率約為54%。俄羅斯國家圖書館指出,這7篇論文均不能被認定為原創(chuàng)作品。
除了論文作者,“D 212.154.01”答辯委員會主席Alexander Danilov也被認為存在重大嫌疑。
據俄羅斯在線新聞媒體Lenta.ru報道,自2006年起,Danilov一直擔任該委員會主席,長期主持歷史學專業(yè)的答辯工作。在2005年至2009年間,“D 212.154.01”舉行的論文答辯次數,遠超MPGU校內其他答辯委員會。
2010年,MPGU學術委員會曾正式警告過Danilov,指出“個別答辯委員會中論文答辯數量異常增長”不可接受。然而,Danilov并未對此做出實質性的整改,反而因其地位和影響力使得問題持續(xù)惡化。
最終,2013年2月,隨著委員會調查結果的公布,MPGU解除了Danilov歷史系主任兼答辯委員會主席的職務,并終止與他的勞動合同。與此同時,Andrianov也選擇了辭職。
不過,這場丑聞并未完全畫上句號。同年,俄羅斯教育科學部以論文造假為由,撤銷了11人的學術學位。其中,Andrianov被正式剝奪歷史科學副博士學位,昔日的學術榮譽瞬間化為烏有。
學術腐敗
俄羅斯約有6000種學術期刊,其中絕大多數以俄語出版。2019年9月,反剽竊檢測公司Antiplagiat在篩查430萬篇俄語研究論文后發(fā)現,其中7萬多篇至少發(fā)表過兩次,部分論文發(fā)表了多達17次。
俄羅斯層出不窮的學術不端事件,與其高等教育體系中“論文委員會”運營的結構性漏洞密不可分。
在俄羅斯,獲取博士學位需要向“論文委員會”提交論文并獲得批準。這些委員會設立在各個大學內部,按學科劃分,通常由在職教師組成,全國共有數千個。
有教育腐敗研究者指出,在過去20多年里,一些論文委員會已腐敗成風——教職員工和學術顧問以收取賄賂為條件,對明顯質量低劣甚至抄襲的論文開綠燈放行。
腐敗的論文評審委員會是學術欺詐供應鏈的“核心”,甚至有些直接淪為學位造假的“生產車間”。
而支撐這一系統(tǒng)高效運作的,是活躍的論文代寫市場。“論文代寫公司常常將自己偽裝成普通的學術咨詢機構,實質上是在撮合‘買賣論文’的交易?!倍砹_斯裔美國記者Leon Neyfakh曾撰文寫道,“在大多數情況下,這些公司都是公開運營的,只需在谷歌或俄羅斯搜索引擎Yandex上搜索‘訂購論文’,就可以輕松找到。”
盡管俄羅斯的論文代寫業(yè)務“蓬勃發(fā)展”,但Neyfakh指出,該國政府及教育機構并非完全對學術不端問題置若罔聞。
例如,Andrianov事件發(fā)生后,除了涉事人員受到了相應處罰,政府也解散了相關的MPGU委員會,關閉或“凍結”了全國其他約800個論文委員會,并在負責認證論文的中央政府機構內實施了反腐敗改革。
然而,盡管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學位買賣的產業(yè)鏈,但仍不足以徹底根除問題。
美國版權和剽竊咨詢機構CopyByte的顧問Jonathan Bailey表示,要想消滅學術腐敗實現真正的長期變革,僅靠政府的集中整頓遠遠不夠。高校和學術期刊必須建立更嚴格的內部審查與監(jiān)督體系,確保提交的論文在質量和原創(chuàng)性上都經過嚴格把關,并在發(fā)現問題后有明確、透明的處理機制。
“今天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推動這項工作,也許無法彌補三十年來忽視此問題造成的損失,但它為今天的學生和未來的研究人員開創(chuàng)了新局面?!盉ailey說。
本文鏈接:http://m.enbeike.cn/news-8-6214-0.html收受賄賂、博士論文答辯放水,高校系主任被判8年有期徒刑
聲明: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(fā)貢獻,不代表本站觀點,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天上不會到餡餅,請大家謹防詐騙!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
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
朋友圈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
點擊右上角QQ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