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(yī)院生物樣本信息資源中心王亞文、李曉嬌團隊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上發(fā)表研究論文。研究者開發(fā)了一種基于腫瘤微環(huán)境響應的納米遞藥系統(tǒng),通過共遞送棕櫚?;种苿?-溴棕櫚酸(2-BP)和化療藥物順鉑(DDP),實現(xiàn)了對PD-L1抗體耐藥性黑色素瘤的有效治療。
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在腫瘤治療領域取得了革命性進展,然而腫瘤微環(huán)境(TME)中PD-L1(一種關鍵的免疫檢查點分子)的動態(tài)調控機制導致相當比例患者對PD-L1抗體治療產生耐藥。研究表明,這種耐藥性與腫瘤細胞表面持續(xù)的PD-L1補充和PD-L1+的外泌體釋放密切相關。
本次研究首次系統(tǒng)闡明了2-BP通過抑制PD-L1棕櫚酰化,同時阻斷其細胞膜定位和外泌體分泌的雙重作用機制。實驗證實,2-BP可同時清除細胞表面及外泌體PD-L1,阻斷腫瘤微環(huán)境與腫瘤引流淋巴結中的免疫抑制,而順鉑通過誘導免疫原性細胞死亡(ICD)促進T細胞浸潤,與2-BP形成協(xié)同效應。
研究團隊在PD-L1抗體耐藥性黑色素瘤模型中驗證了該策略的高效性,結果顯示聯(lián)合療法不僅能顯著抑制原發(fā)瘤生長、降低術后復發(fā)率和遠處轉移,還能誘導長效T細胞記憶,防止腫瘤再次攻擊。該研究為PD-L1抗體低響應性腫瘤(如晚期黑色素瘤)提供了新治療范式,其機制創(chuàng)新性在于首次通過靶向棕櫚酰化實現(xiàn)PD-L1在細胞膜和外泌體上的雙重耗竭,同時為化療與免疫治療的協(xié)同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。
未來,團隊計劃進一步優(yōu)化納米載體配方,并探索其他PD-L1翻譯后修飾的干預潛力,以擴大適應癥范圍。
相關論文信息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jconrel.2025.113961
本文鏈接:http://m.enbeike.cn/news-8-5958-0.html納米療法破解 PD-L1 耐藥黑色素瘤
聲明:本網頁內容由互聯(lián)網博主自發(fā)貢獻,不代表本站觀點,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天上不會到餡餅,請大家謹防詐騙!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
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
朋友圈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
點擊右上角QQ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