街頭潮牌“退燒”,誰在轉型誰又在掉隊
作者:沈晴 ▪ 鄭易菲
幾年前,一件logoT恤、一次限量上新、一張明星街拍,就能把一個街頭品牌送上熱搜。Off-White、Ambush、Palm Angels輪番接力成為潮流接班人。但現(xiàn)在,聯(lián)名消息不再頻繁出現(xiàn),那套靠炒作、稀缺性、明星帶貨的hype(限量制造)公式,也開始失效了。
意大利潮牌集團New Guards Group(NGG)算是這波“退燒”的代表。這個孵化過Off-White、Ambush、Heron Preston的平臺,在去年底正式申請破產保護。而在巔峰時期,這家爆款制造機受到資本青睞,于2019年被時尚零售平臺發(fā)發(fā)奇(Farfetch)以6.75億美元收購。
但NGG未能延續(xù)增長神話,反而被視為母公司的拖累,種種壓力之下,發(fā)發(fā)奇在2023年末被賣給韓國電商平臺酷澎(Coupang)。而在NGG重組挑戰(zhàn)面前,多個品牌選擇離開。上月設計師Heron Preston收回同名品牌所有權,4月Ambush創(chuàng)始人夫婦回購股權,更多的品牌或將脫離NGG,重啟獨立運營。
消費者和資本都變了
過去,街頭潮牌可以靠限量款、潮人上身、快閃活動,引爆年輕人的購物欲。但Z世代的心思早就變了,他們更傾向選擇與自己文化價值觀一致的品牌,這種理念共振式消費正悄悄取代過去那套炒熱度的打法。
一旦風口過去,資本也跟著變了。哪怕是紅極一時的Off-White,隨著創(chuàng)始人Virgil Abloh在2021年末因病去世,品牌開始走下坡路,沒幾年就被LVMH集團出售給品牌管理公司Bluestar Alliance。去年9月,Off-White在中國內地的線下門店全部關閉。
相比商業(yè)化的時尚品牌,潮牌作為小眾的IP品牌,創(chuàng)始人的烙印更深,靈魂人物往往決定了一個品牌的底色。但若要走向更大的市場,就離不開資本的支持,比如將副業(yè)運營得風生水起的歌手蕾哈娜,從美妝到內衣,她創(chuàng)造了一個百億的商業(yè)版圖。而背靠LVMH集團的助力,蕾哈娜將個人標簽轉化為強大的品牌力。
2017年Fenty Beauty問世,用超過40種粉底色號改寫美妝界的游戲規(guī)則。2018年Savage×Fenty誕生,廣告里沒有濾鏡臉、天使腰,有的是真實的肉感、不同年齡的自信展露。次年的Fenty Show在Amazon Prime上首播,將一場內衣發(fā)布會做成了自帶種族、性別、身體議題的視覺大片。
2021年,LVMH支持的私募基金L Catterton領投了Savage×Fenty的C輪融資,金額為1.15億美元,當時品牌估值約為10億美元。無論是最初和彪馬的合作還是后來大火的Fenty Beauty,蕾哈娜都有一套清晰的架構――高包容度的產品線、社群效應、流量引擎,這些才是資本更感興趣的東西。
社交平臺內容的分發(fā)邏輯也在悄悄變臉。小紅書的報告提到,近年涌現(xiàn)了一批更講究品質的年輕用戶,他們的關注點從追求限量款和大牌聯(lián)名,轉向平常物件是否實用、有意義、體現(xiàn)個人生活方式。關鍵詞也逐漸變?yōu)橛泄缠Q、有體驗、值得分享。
最怕“無聲爆款”
別以為只有小眾品牌難混,大牌的日子也沒那么好過。貝恩公司報告顯示,2024年中國奢侈品消費增速明顯放緩,全年增長率約為-18%。在全球范圍內,各大奢侈品牌的最新財報也紛紛出現(xiàn)了增速放緩甚至營收下滑。
這意味著當一件潮流衛(wèi)衣標價3000元,既沒有精致工藝、打動人心的文化敘事,也沒能制造出社交平臺的持續(xù)話題,那它基本已經失去了與消費者連接的窗口。
如今的社交平臺更追求話題力與真實感,“無聲爆款”成了潮流品牌最怕聽到的詞。討論不夠、搜索寥寥、沒有轉發(fā),再好的設計也只能在庫存里沉默。在信息過載的當下,存在感比產品力先一步決定銷量。
去年7月,曾經火爆一時的Supreme被威富集團“割肉”賤賣,令行業(yè)唏噓。危機感之下,新老品牌都試圖在下半場換一種活法。
2017年成立于洛杉磯的Madhappy,由四個年輕人共同創(chuàng)辦,最早從一頂印有“Local Optimist”的帽子走紅,主打“情緒健康”。它乍看與潮牌沒關系,運營思路上甚至有些反潮流,但在2021年獲得了LVMH旗下風投基金LVMH Luxury Ventures的投資。
從產品線看,Madhappy不追求上新速度,一件連帽衫的價格在175至300美元,不強調限量或明星同款,而是通過快閃店、公益合作項目與情緒主題內容傳遞價值。它還打造了“Local Optimist Group”這一內容社區(qū),參與世界心理健康日、與大學合作開展主題講座等,建立了遠高于同類潮流品牌的用戶黏性。據(jù)時尚媒體Business of Fashion報道,2021年該品牌估值達1億美元,2023年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30%。
市場調研機構Mordor Intelligence預測,2025年全球街頭服飾市場規(guī)模約2100億美元,預計2030年增長至2576億美元,年復合增長率約4.17%,其中亞太地區(qū)占比約38%,增長最快。
雖然消費需求仍在,但行業(yè)整體熱度較高峰期有所降溫,資本頻繁易手,頭部品牌估值承壓,市場趨于理性。由于增量獲取更難、運營成本更高,即使市場規(guī)模還在擴大,頭部品牌的處境也不如從前,必須在產品、渠道與文化輸出方面持續(xù)延伸。
本文鏈接:http://m.enbeike.cn/news-4-12397-0.html街頭潮牌“退燒”,誰在轉型誰又在掉隊
聲明:本網頁內容由互聯(lián)網博主自發(fā)貢獻,不代表本站觀點,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天上不會到餡餅,請大家謹防詐騙!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
上一篇:【經緯晚班車】街頭潮牌“退燒”;麥當勞回應招聘退休人員
下一篇:英國面臨全國性水資源短缺
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
朋友圈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
點擊右上角QQ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