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幾個月里,隨著特朗普政府對美國科學事業(yè)的持續(xù)打壓,包括歐洲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亞在內(nèi)的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,紛紛加大激勵力度,以招募來自美國的研究人才。這些激勵措施包含增加科研經(jīng)費支持、專門設立“引才”項目等,許多項目背后都有數(shù)千萬美元的資金支撐。
“我們應當把這看作是一種幫助全球科研的方式,而非‘挖墻腳’?!睔W洲研究理事會(ERC)主席 Maria Leptin 表示。作為歐洲最大的科研資助機構,ERC 正在將其為遷往歐洲的研究人員提供的額外“啟動資金”上限提高一倍,達到最高 200 萬歐元,研究人員可利用這筆資金建搬遷實驗室或組建研究團隊。
ERC 的計劃還與本月早些時候由歐盟委員會發(fā)起的一項更廣泛的倡議形成互補。由歐盟委員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宣布、獲得 5 億歐元資助的“選擇歐洲搞科研”計劃,是目前最受矚目的人才引進項目之一。
除這些國家級的政府主導項目外,還有不少由個別科研機構發(fā)起的專項人才引進計劃,主要面向特定學科領域的研究人員。
在法國,多個引才計劃相繼出臺,政府也推出了“選擇法國搞科研”項目,以鼓勵希望在法國科研機構繼續(xù)研究工作的國際科學家。該項目由法國國家科研局負責運營,為有意接收遷入研究人員的機構提供政府資助。
德國享有盛譽的研究機構馬克斯·普朗克學會啟動了一項跨大西洋計劃,旨在與美國頂尖高校建立聯(lián)合研究中心,并將為美國研究人員提供更多博士后職位。一位發(fā)言人表示,該學會已投入1200萬歐元,并正在與美國基金會合作以擴大資金支持。
隨著一些美國科學家表示他們正在尋找海外工作機會,有科研機構報告稱來自美國研究人員的工作咨詢數(shù)量有所上升。瑞士洛桑聯(lián)邦理工學院的一位發(fā)言人表示,該校收到了越來越多美國科學家主動提交的申請材料。澳大利亞悉尼大學負責研究事務的副校長Julie Cairney也表示該校有類似情況。
但并非所有人都認同吸引美國人才是正確的做法?!霸噲D積極地把人挖走,只會加劇我們在美國系統(tǒng)中的一些朋友和同事目前所面臨的嚴重問題。”英國劍橋市醫(yī)學研究委員會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主任Jan L?we表示。
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政策研究員Kieron Flanagan對此表示贊同,他說:“各國政府真的需要審視自己的科研體系,以及他們的科學家最初為何不在這些體系中。”然而,這種轉變也可能帶來新的機遇:“全球科研力量分布的變化,或許意味著人們會更加關注不同類型的問題?!?span style="display:none">s2c即熱新聞——關注每天科技社會生活新變化gihot.com
本文鏈接:http://m.enbeike.cn/news-8-4497-0.html多國加大激勵力招募美國科研人員
聲明:本網(wǎng)頁內(nèi)容由互聯(lián)網(wǎng)博主自發(fā)貢獻,不代表本站觀點,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天上不會到餡餅,請大家謹防詐騙!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
上一篇:多所院校高規(guī)格召開考研動員會,有學院考研報名率達84%
下一篇:北京理工大學成立人工智能學院
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
朋友圈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
點擊右上角QQ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