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業(yè)秘密|Labubu線上搶購3個月才能到貨,是產能不足還是饑餓營銷?
作者:劉城 ▪ 樂琰 ▪ 南英
Labubu熱度持續(xù)攀升。
日前,泡泡瑪特(09992.HK)首次開啟線上Labubu預售。當天全線產品瞬間售罄,創(chuàng)建的訂單最晚發(fā)貨時間已至今年9月22日,這意味著消費者或需等待3個月之久才能拿到商品。與此同時,門店大量缺現(xiàn)貨,快閃店預約秒罄。
究竟是產能不足還是饑餓營銷?如果是產能不足,那么為何市場上充斥著工廠生產的大量侵權商品?第一財經記者對此展開多方采訪。
看得到卻買不到的Labubu
日前,第一財經記者進入名為“泡泡瑪特抽盒機”的微信小程序,17:00左右,直播間正在進行專場直播。直播期間,時不時有觀眾留言詢問“Labubu什么時候能購買”。主持人反復強調“Labubu暫時沒有貨”“主播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補貨”“一切等‘突襲’”(“突襲”即在直播間里臨時上架相關產品鏈接以供消費者購買)。
在接下來的一個半小時里,直播間始終未上架Labubu產品。18:28,被網友稱為Labubu第三代的“前方高能”系列盲盒商品鏈接悄然上架。
記者在鏈接上架初始便迅速操作,從進入、選購、鎖單到支付,整個環(huán)節(jié)較為流暢,并未出現(xiàn)卡頓閃退等情況。然而等到主播進行口頭提醒時,情況已發(fā)生改變,相關鏈接出現(xiàn)頁面加載卡頓、數(shù)位買家在線排隊、支付失敗等情況。
當提前勾選“當產品到貨提示我”的直播間外用戶收到微信提示時,購買鏈接已出現(xiàn)頁面加載不出、較多人排隊等情況,不少觀眾在直播間留言抱怨,即便排上隊也搶購不到。小紅書上有網友稱排到第2位,但因排隊第1位的消費者直接“端盒”,自己最終還是沒能買到心儀商品。
第一財經記者在調查中發(fā)現(xiàn),泡泡瑪特在多個渠道售賣Labubu“前方高能”系列時,售賣機制略有不同,這直接影響了不同產品在二級市場的交易表現(xiàn)。從發(fā)貨狀態(tài)來看,現(xiàn)貨價格最貴,預售訂單排期從6月發(fā)貨至9月發(fā)貨,轉售交易價依次降低。6月發(fā)貨的訂單每盒價格可達數(shù)百元,其中個別隱藏款或熱門款轉售價甚至能破千元。在二級市場上,已拆出隱藏款的散盒溢價最高,單個報價從一千多至數(shù)千元不等。第一財經記者抽到的粉黃漸變的“忠誠款”,因轉售供應量較多、顏色受眾少,在二級市場處于原價99元轉售至110元區(qū)間的“地板價”位置。
不僅是線上,在線下門店也是如此。第一財經記者走訪了多地泡泡瑪特門店,基本都沒有Labubu現(xiàn)貨,偶有水晶球款,但此類產品購買者甚少。更為夸張的是Labubu主題快閃店――怪味便利店,要預約才能進店,而記者蹲點后發(fā)現(xiàn),預約號碼1秒鐘就搶完了,根本沒有機會入店。在上海的怪味便利店現(xiàn)場,第一財經記者看到入店者并不多,排隊的人也不多,但線上就是搶不到入店號碼。就在6月24日,第一財經記者再次查詢發(fā)現(xiàn),部分Labubu主題快閃店已經關閉線上預約,一些特別商品也已售罄,只能搶購普通款商品。
“很多熱門的商品會采取限量銷售甚至限流入店,一方面是維持現(xiàn)場秩序和防止黃牛,但另一方面也不排除饑餓營銷的可能。預約入店,線上號碼1秒鐘搶完,很多人根本沒有機會入店購買?,F(xiàn)在索性大部分Labubu怪味便利店連預約機會都沒有了。這樣的銷售模式使得消費者更認為貨物的稀缺,而越是稀缺的產品就越容易激發(fā)人們的購買欲望。無論此舉是否為特意安排,都在市場上客觀形成了饑餓營銷的局面,大部分消費者都難以購買到Labubu貨品,只能溢價去黃?;蚱渌蕾徺I,或者放棄購買。”長期研究商業(yè)零售產業(yè)的分析人士沈軍認為。
為什么買不到?
對于買不到Labubu,很多消費者都表示了不滿。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后發(fā)現(xiàn)消費者大致分為幾類,一是“真愛粉”,這類消費者是在Labubu還未火爆時就開始購買,目前的缺貨和溢價給他們帶來了購買困擾,嚴重影響了他們對玩偶的收集體驗。第二類則是“炫耀粉”,他們大多是在Labubu“出圈”后才開始購買,主要為了在社交平臺展示,他們更愿意溢價購買,尤其喜歡隱藏款,但他們也會抱怨過高的溢價。第三類則是“炒作粉”,他們最大的目的就是加價出貨,他們很希望看到缺貨和高溢價,這樣有助于他們獲利。
由此可見,希望維持平價和貨物充足的粉絲是大多數(shù),所以長期缺貨和溢價非常不利于購買體驗。
那么為什么買不到?有泡泡瑪特的店員透露,進貨是統(tǒng)一管理的,也會根據(jù)銷售情況來調整,但Labubu火爆后,基本都是要客人在線進群,在線預購,等線上購買完畢后再根據(jù)訂單情況到店取貨。店內所展示的Labubu基本都是樣品,并不出售,為了防止客人對樣品“下手”,很多樣品都做了固定措施??陀^而言,這進一步助推了Labubu的商品稀缺性。而快閃店商品更是稀缺。
“從正常角度而言,如果缺貨,那就加快生產,趕緊補貨。雖然我們看到了近期泡泡瑪特開始補貨,也對市場價格產生了一定的影響,但總體而言依然是供不應求的。一個玩偶真的有這么難生產嗎?如果很難生產,那么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仿冒工廠快速制造了那么多侵權商品呢?”沈軍表示。
據(jù)悉,日前寧波海關所屬大榭海關連續(xù)在出口商品中查獲侵權Labubu商品,查驗過程中,海關關員發(fā)現(xiàn)其中的盲盒、面具的包裝上印有“Labubu”“POP MART”的商標標識,其余的毛絨玩具、鑰匙扣、點讀筆、尺子、捏捏樂、水晶泥均使用與Labubu系列產品高度相似的圖案。經聯(lián)系權利人,確認這些商品均侵犯相關的商標權和著作權,經清點,共計34620個。北京海關所屬大興機場海關關員日前對出境航班進行監(jiān)管時,在一名旅客托運行李中查獲印有“POP MART”品牌標識的玩偶和包裝盒,共查獲玩偶952個,塑料包裝袋及紙質包裝盒1586件。經權利人確認,上述玩偶及包裝未經授權使用“POP MART”標識,侵犯“POP MART”商標權。
有玩具生產商透露,不同玩具的生產周期不同,比如搪膠玩具的生產周期通常在2~4周。但如果是要開一個大IP的定制款,精準開模到成品,可能要數(shù)月。而Labubu商品有相當一部分比例屬于搪膠毛絨玩具,普通款制作難度不算太高。有些工廠反饋,2周就能制作完成Labubu,當然如果要制作更精美以及特殊款,則周期會較長。這也是市場上會出現(xiàn)大量Labubu仿冒品的原因。
有接近人士表示,泡泡瑪特對于工廠的選擇有較高要求,審核流程也比較長,Labubu之所以一直缺貨,或許與此有關。但如果真要加速生產,也不是完全不可能。
沈軍分析,Labubu的火爆是本土IP成功的典型案例,但如今這種“看得到買不到”的局面從銷售角度而言適得其反,過分地饑餓營銷會使得市場價格畸形,也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,比如仿冒產品的出現(xiàn)等。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非常不容易,Labubu可以買來收藏和欣賞,但不是用來饑餓營銷和炒作價格的。
(記者揭書宜對本文亦有貢獻)
本文鏈接:http://m.enbeike.cn/news-4-9993-0.htmlLabubu線上搶購3個月才能到貨,是產能不足還是饑餓營銷?
聲明:本網頁內容由互聯(lián)網博主自發(fā)貢獻,不代表本站觀點,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天上不會到餡餅,請大家謹防詐騙!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
上一篇:別讓起售門檻造成食品浪費
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
朋友圈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
點擊右上角QQ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